工程要闻

交筑·海工重器 | 四航局建造的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成功吉水

  • 2025/05/29 18:13:17
  • 来源:航通公司
  • 作者:梁洁瑜、黄梓涛、王小娥、黄丕康
  • 114次阅读

  5月27日,由四航局建造的全球首艘自航式水体自然交换型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在广东江门成功吉水,标志着我国深远海养殖迈向“科技牧海”新纪元。

  “湾区伶仃”号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集智能养殖、节能环保、渔旅融合于一体的超级养殖平台,船舶总长155.8米,型宽44米,型深24.25米,设计吃水16米,最大养殖吃水20米,养殖水体达8万立方米,设计寿命35年。该船设有12个独立养殖舱,年产能可达3000至5000吨,相当于陆地5000亩鱼塘的产量,堪称海上巨型“养殖航母”。

  该船以创新技术构建起多维度的深远海养殖体系。绿色循环养殖系统通过全球首创的船型首尾与柱稳式框架钢结构船身融合设计,结合优化的钢制网箱结构,提高了洋流的利用效率;独创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可实现海水零污染循环,并集成太阳能、风能发电系统,可大幅降低日常运营的能源成本,实现锚泊零碳养殖。智能航行养殖平台配备电力推进系统与DP定位系统,续航里程达2000海里,并具备12级台风下的自航能力,能够规避恶劣海况,同时可自主航行寻找最佳养殖区域并自主躲避台风,实现“海上游牧”,缩短养殖周期,提升经济效益。全流程自动化养殖体系支持远程一键投喂、智能清网装置及自动收鱼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养殖,从饲喂到捕捞的全程无人化作业,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此外,该船还创新性地融合了产业生态,采用“渔业生产+生态旅游”模式,可承载199人开展垂钓、水上运动、研学等文旅活动,为海洋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湾区伶仃”号建成交付后,将主要在珠海万山群岛海域进行作业,专注于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鱼等高品质海产品,开启我国深远海智能养殖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