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四航局有个团队:从“工程人”变为“治水人”
- 2019/06/14 00:00:00
- 来源:工人在线
- 作者:彭新启 肖明葵 胡军然 陈中杰
- 111565次阅读
回顾治水项目的点点滴滴,林涌潮深有感触地说,这主要得益于项目团队成员快速实现“工程人”向“治水人”的转变,得益于协同各方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大伙拧成一股绳的精神。
整治后的深圳宝安西乡街道铁岗水库排洪河清澈见底 彭新启摄
5月20日下午,记者跟随中交四航局前海铁石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部成员来到深圳宝安西乡街道铁岗水库排洪河。“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臭水沟。经过为期10个月的整治,现已蜕变成清澈见底的亲水景观带。”中交四航局广州南沙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前海铁石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部经理林涌潮介绍说,除了整治河道之外,还把河道两旁打造成一条绿道。一眼望去,两旁的树荫方便人们散步,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眼前如画的风景,正是中交四航局前海铁石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部近80余人齐心协力打造出来的。回顾治水项目的点点滴滴,林涌潮深有感触地说,这主要得益于项目团队成员快速实现“工程人”向“治水人”的转变,得益于协同各方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大伙拧成一股绳的精神。
转变角色 网格化管理解难题
作为深圳市治水提质重点项目,中交四航局具体承担管网工程和河道工程两部分,主要集中在深圳宝安区。其中,管网工程需在九围片区和固戍片区共14.48平方公里的施工范围内新建管网101.88公里,重点是对现有雨污水系统进行完善、新村居住区和部分工业区分流制改造、建筑排水立管改造等。河道整治方面,主要集中在宝安区西乡街道和航城街道辖区内,河道整治总长达19.63公里,主要施工内容包括防洪工程、水质改善工程、生态景观修复等。
由于本项目是四航局首个水环境综合治理现汇项目,并没有经验可借鉴。对此,项目部迅速抽调8名技术骨干成立总工办,在项目实施初期对接各项设计工作。而摆在林涌潮面前的另外一个难题是如何确保对近15平方公里施工范围内所有作业点的项目管理全覆盖、无死角,针对点多、面广的实际难题,林涌潮对工程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后果断提出推行网格化管理负责制,针对现场作业点搭建项目管理网络,构建三级片区网格组织体系,形成项目——片区——工区——工点纵向管理网格,将项目安全、质量、技术、进度等各方面进行统筹管理,实现对现场管理的全覆盖,为项目有序推进提供了组织保证。在一线从事项目管理十余年的工程主管毛应文说:“网格化管理让指令畅通,化被动为主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解决现场实际问题。”
正本清源 打赢治水攻坚战
按照五大片区的施工内容,项目部成立了统筹指挥小组、应急管理小组、补水排口小组、对外联络等专业小组,并邀请相关专家对项目安全、造价、质量等方面进行集中轮训。林涌潮认为,水环境治理主要是打通“主动脉”,包括雨污分流、正本清源、初雨弃流等内容。
“立管改造是水环境治理的第一步,避免雨污合流。”林涌潮表示,项目部需在高楼大厦外重新加装纵向雨水专用管,同时要通过排污管道把每个住户的生活污水连接到排放点,使污水从源头就能得到全部收集。此外,项目部还要对各排水小区进行正本清源改造,改变小区原有管道错接乱接、雨污混流、污废不分等情况,从源头落实雨污分流,实现污水收集全覆盖,从源头改善片区的水环境质量。
在雨污分流工程实施现场,项目部需进行埋管作业,建立雨水和污水两套排水系统,通宵作业是家常便饭。施工初期,常常遭到作业区域周边市民的误解,为了解除市民对项目的误解,项目部成立宣传小组,联合社区、街道共同组织开展水环境治理宣传讲座,并在公众场所张贴宝安区水务局提出的“治水八策”,引导广大市民对项目的支持。在完成雨污分流的区域,往日一下雨就会内涝的街道或社区有了明显解决,让市民切身能感受到水环境治理后对大家生活环境的改善。
众志成城 用行动融入社区建设
项目部第二工区经理吴铭介绍说,水环境整治对水质的检测主要围绕氨氮含量、透明度、溶解氧、氧化还原电量四个指标进行。按照 “不黑不臭”的目标,河道整治关键要做好四项具体工作:一是保证河道贯通。二是通过埋设截污管,防止污水流入河里,保证河水干净。三是河底污泥清理。四是生态补水,通过将经过污水厂处理后的尾水补充入河,达到清理河道的目的。让吴铭记忆深刻的是,河道清理需要依据潮汐时间,赶在低潮位时进行清淤作业,在河道清理完工前的最后十天,工人按照两班倒施工,确保河道整治有序进行。
2018年10月,台风“山竹”来袭,项目部自发成立了8个应急抢险队,主动参与到宝安区西乡街道防抗台行动中。负责铁排河施工的河长贾伟回忆道,此举深得社区街道人员的好评,也为各项工程施工在社区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为了项目工期,家在深圳的林涌潮,三个月都没有回过家,一心扎在工地,与一线工人泡在现场。“为了改善老百姓的宜居环境,放弃陪伴家人的时间,我觉得值。”林涌潮以身作则,带头奋战在一线,用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
记者来到西乡街道铁排河看到,眼前整齐划一的绿道格外靓丽,这里的人们正在散步。
“这个项目关乎民生,自己有幸参与其中,内心有一种满足感。” 贾伟如是说。
“按照项目计划,接下来便是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工程,需要一步一步扎实推进。”林涌潮说,去年施工的成效是看得见的,今年是看不见的隐性工程,需要在暗涵内进行摸查,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将万里碧道归还给老百姓。(南方工报全媒体记者彭新启 通讯员肖明葵 胡军然 陈中杰)
南方工报-“工人在线”责编:刘晓丹
原网址:http://www.grzx.com.cn/news/yw/201906/t20190612_1003913.htm?from=groupmessage